電控發動機發生故障時的檢測診斷,應按照先機械后電子、先一般后專項、先易后難的原則進行處理。由于當前對于常規發動機的故障診斷和維修已有了豐富的經驗,所以機械故障是比較易于解決的。雖然電控發動機的電子控制系統是一個精密而又復雜的系統,但是造成電控發動機不工作或工作不正常的原因可能是電子控制系統,也可能是其他哈爾濱挖掘機配件的問題,故障檢查的難易程度也不一樣。遵循故障診斷的基本原則,就可能以較為簡單的方法準確而迅速地找出故障所在。
電控發動機故障診斷排除的基本原則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先外后內
在發動機出現故障時,先對電子控制系統以外的可能故障部位予以檢查。這樣可避免本來是一個與電子控制系統無關的故障,卻對系統的傳感器、電控單元、執行器及線路等進行復雜且費力的檢查,而真正的故障可能是較容易查找到卻未能找到。智造大觀,專注于工程機械制造行業相關理論知識分享。
2、先簡后繁
先檢查能用簡單方法檢查的可能故障部位。比如直觀檢查Z為簡單,可以用看(用眼睛觀察線路是否有松脫、斷裂,油路有無漏油,進氣管路有無破損、漏氣等)、摸(用手摸一摸可疑線路連接處有無不正常的高溫以判斷該處是否接觸不良等)、聽(用耳朵或借助于旋具、聽診器等聽一聽有無漏氣聲,發動機有無異響,噴油器有無規律的“咔嗒”聲等)等直觀檢查方法將一些較為明顯的故障迅速地找出來。
直觀檢查未找出故障,需借助儀器儀表或其他專用工具來進行檢查時,也應對較容易檢查的先予以檢查,能就車檢查的項目先進行檢查。
3、先熟后生
由于結構和使用環境等原因,發動機的某一故障現象可能是以某些總成或部件的故障Z為常見,應先對這些常見故障部位進行檢查。若未找出故障,再對其他不常見的可能故障部位予以檢查,這樣做往往可以迅速地找到故障,省時、省力。
4、故障碼優先
電子控制系統一般都有故障自診斷功能。當電子控制系統出現某種故障時,故障自診斷系統就會立刻監測到故障并通過"檢測發動機"等警告燈向駕駛員報警,與此同時,以代碼的方式儲存該故障的信息。但是對于有些故障,故障自診斷系統檢查前,應先按制造廠提供的方法讀取故障碼,并檢查和排除代碼所指的故障部位。待故障碼所指的故障消除后如果發動機故障現象還未消除,或者開始就無故障碼輸出,則再對發動機可能的故障部位進行檢查。
5、先思后行
對發動機的故障現象先進行故障分析,在了解了可能的故障原因有哪些的基礎上再進行故障檢查,這樣可避免故障檢查的盲目性,既不會對與故障現象無關的部位做無效的檢查,又可避免對一些有關部位漏檢而不能迅速排除故障。
6、先備后用
電子控制系統的某些部件或電路的性能是否正常,往往是由其電壓或電阻等參數來判斷的。沒有這些數據,系統的故障診斷將非常困難,通常只能更換新的部件。有時,這些方法會導致維修成本急劇增加,耗費人力和時間。所謂“使用前準備”,是指在維修這類車輛時,應準備相關的維修資料和維修車型的資料。另外一種有效的方法是,除了收集整理維修手冊和專業書籍中的維修數據外,還可以使用無故障車輛測量系統的相關參數,并將其記錄為今后檢修的同類型車輛的試驗比較參數。如果平時重視這項工作,將給系統的故障檢測帶來方便。
總之,電控發動機是比較復雜的系統,在診斷故障時需要掌握系統的檢修步驟和方法。從原則上講,在對電控發動機進行故障診斷時,需要首先系統、全面地掌握電子控制系統的結構、原理和線路連接方法,明確電控系統中各部分可能產生的故障及對整個系統的影響;運用科學的故障診斷方法對系統故障現象進行綜合分析、判斷,確定故障的性質和可能產生此類故障的原因和范圍;制定合理的診斷程序,進行深入診斷和檢查。裝用電控發動機的挖掘機,電控單元通常都具有故障自診斷功能。智造大觀,專注于工程機械制造行業相關理論知識分享。
當電控系統出現故障時,它能將故障信息以代碼的形式儲存起來,并可以提供有關故障碼。維修電控發動機時,要充分利用電控單元的這一功能。但是由于電控單元只能對與控制系統有關的部分進行故障自診斷,并不是對所有的故障(包括電控系統的非電性故障)都可以進行自診斷,另外,其診斷結果往往還需要對故障原因作進一步的深入診斷與檢查,所以在對電控發動機進行故障排除時,僅僅依靠故障自診斷系統是不能完全解決電控發動機所有問題的。
如果要診斷排除一個可能涉及電控系統的故障,首先應判定該故障是否與電控系統有關。在這里值得強調的是電控發動機的故障并非一定出在電子控制系統。如果發現發動機有故障,而故障警告燈并未點亮(未顯示故障碼),大多數情況下,該故障可能與發動機電控系統無關,此時就應該像發動機沒有裝電控系統那樣,按照基本診斷程序進行故障檢查;否則,可能遇到一個本來與電控系統無關的故障,卻檢查了電控系統的傳感器、執行器和電路等,花費了很多時間,而真正的故障反而沒有找到。